白蟻侵蝕牆體木作?白蟻對居家的破壞,常常是在我們毫無察覺時悄悄發生。教你從結構防水到防蟲層全面改造,打造耐久又安心的居家空間。

白蟻對居家的破壞,常常是在我們毫無察覺時悄悄發生。尤其是超過 20~30 年的老宅,由於牆體、木作結構老化,加上防水層失效與地坪潮濕,往往成為白蟻的溫床。本篇將以成舍設計案例分享為基礎,深入探討如何從結構、防水、防蟲到室內設計,全面翻新老宅,打造耐久又安心的現代化居家空間。
一、老宅白蟻問題的成因與影響
許多屋主在老宅翻新前,並不了解白蟻的侵蝕範圍。白蟻會啃食木作、踢腳板、門框、天花板結構,甚至沿著電線管道侵入,造成結構鬆脆。這時若不配合老宅結構補強設計,即使更換木作或重新裝潢,仍有再度受害的風險。
因此,翻新老屋的第一步,應由專業團隊檢測結構與防水狀況,並制訂補強與防蟲計畫,確保後續施工的穩定性。
二、結構補強與防蟲層的同步規劃
在成舍設計案例分享中,專業團隊會先拆除受損的牆體與木作,暴露出原始結構後再進行檢測。對於已被白蟻侵蝕的樑柱,需更換或補強鋼材,並施作防潮與防蟲塗層。
同時,防蟲層應涵蓋:
-
牆體與地坪的防水處理
-
木作表面噴塗防蟲劑
-
重新規劃水電管線,避免潮氣滯留
此階段若屋況接近毛胚狀態,可順勢完成毛胚屋水電配置與格局調整。
三、毛胚屋與預售屋的翻修關鍵
若屋主在翻新時選擇將老宅拆至毛胚狀態,就能像全新屋一樣規劃管線、格局與動線。此時:
-
毛胚屋水電配置:重新安排電源、網路、照明與給排水,預留未來智能家居的擴充可能。
-
毛胚屋裝潢預算:依材質等級與施工項目調整,一般每坪約落在 3~6 萬之間,包含防水、防蟲與結構補強。
如果是預售屋格局修改或裝潢規劃,則應在交屋前先與建商確認變更可行性,例如增加收納牆、改動廚衛位置等,避免日後大規模拆改。預售屋裝潢建議則包含先規劃基礎工程與格局,軟裝與家電可在入住後依預算分期添購。
四、室內設計與建築一體化的優勢
傳統裝修常將建築與室內設計分開處理,導致動線不流暢或施工衝突。近年越來越多案例採用室內設計建築一體化模式,讓結構補強、防水、防蟲與室內美學同步考量。
這樣的流程可確保:
-
光線與動線規劃一次到位
-
收納與結構安全結合
-
材質與施工順序最佳化,避免重工
這不僅適用於老宅,也適用於新成屋裝潢設計與現代風住宅。
五、現代風格住宅設計的老宅翻新應用
在老宅翻新的風格選擇上,許多屋主偏好現代風格住宅設計,以簡潔線條、溫潤色調與自然光引入,營造舒適氛圍。
現代風格特點:
-
開放式公共區域,增加家人互動
-
使用淺色木皮與石材,增強明亮感
-
加入間接照明,提升空間層次
結合防潮防蟲的結構設計,不僅讓老屋煥然一新,也提升了居住品質與轉售價值。
六、老宅翻新費用與預算規劃
老宅翻新費用差異很大,取決於屋況、坪數、工程範圍與設計風格。以下提供參考:
-
結構補強、防水、防蟲:約 30%~40% 的預算
-
水電重拉與格局修改:約 20%~30%
-
室內裝潢與軟裝配置:約 30%~40%
建議在規劃初期就與設計公司確認優先順序,並預留 10%~15% 的機動資金,應對施工中可能發現的隱藏問題。
七、翻新後的維護與防護
即使翻新完成,也需建立長期維護機制:
-
每年檢查防水層與木作狀況
-
保持室內通風,減少潮氣
-
在雨季或白蟻活躍期加強巡檢
這樣才能確保翻新成果長久維持,真正達到「一次翻新,安心多年」。
八、老宅翻新
老宅翻新不只是美化空間,更是從結構到細節全面升級的過程。透過專業的老宅結構補強設計、毛胚屋水電配置、室內設計建築一體化與風格規劃,不論是新成屋裝潢設計還是現代風格住宅設計,都能打造專屬於你的安全、舒適又耐用的家。
若你正計劃翻新,務必將防蟲與防潮納入核心計畫,並與經驗豐富的團隊合作,讓家從此遠離白蟻威脅,迎向全新的安心生活。

